目前分類:音響相關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DSC04664

01.太陽誘電:光碟界首屈一指的翹楚                                                            
DSC04660

02.TDK:音質與品質相當穩定的好片
DSC04654

03.三菱:經常出一些特殊音樂CD的怪咖                                                     
DSC04656

04.SONY:不會是最亮眼但肯定是平均的好片

pili91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花了一點時間重新整理上網環境


主螢幕負責上網以及音量控制


副螢幕則用來負責充當音樂點播器

改天有空再來整理後面亂成一團的線路吧!


pili91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提供表格供初步認識,這是"初步"哦!真正購買古典CD時要參考的並非只有CD格式,還須參考錄音年代、樂團、指揮...等

  CD HDCD XRCD DVD-Audio  SACD DTS CD CCCD
錄製方法 PCM PCM PCM LPCM或MLP DSD DTS PCM
價格 低價位 低價位 高價位 高價位 中價位 中價位 低價位
可否在一般CDPLAYER上讀取 可,但只能讀取CD層
要讀取特殊效果需搭配專用讀取機器


音樂CD(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
 

1980年,荷蘭飛利浦與日本SONY兩家公司開發出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 (簡稱為CD)的小型教學數位音頻光碟,稱為雷射唱片,並制訂了它的技術標準。CD的聲音品質是「44.1kHz/16bit」,這樣的規格指的是利用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的方法將聲音錄製下來。雷射唱片是一張以玻璃或樹脂為材料、表面鍍有一層極薄金屬膜的圓盤,通過雷射光束的燒蝕作用,以一連串凹痕的形式將聲音信號刻寫存貯在圓盤上,形成與黑膠唱片相似的信號軌跡;雷射唱機則是以雷射光束讀取雷射唱片上的光信號並轉換為電信號,輸出給音響播放裝置再轉換為聲音信號。起初它只存儲音樂供欣賞。1982年,雷射唱片與唱機以音質好、容量大、體積小等優點紛紛上市。雷射唱片的直徑為5英寸(12.7釐米),反面貼標籤,單面雙聲道存貯數位音頻的資訊,可存放約70分鐘(最長為74分鐘42秒)的內容。雷射唱片也可在電腦上聽,電腦上要裝有 CD─ROM、音效卡和音箱等一些設備及軟體。即是目前一般市面上的CD。採用PCM多比特錄音技術,以每秒44.1KHz採樣頻率,16bit量化精度來記錄音頻資料。但PCM存在著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陷:1.用急劇升降的數位濾波器會造成音質劣化。2. PCM方式由於量化雜訊的原因造成信噪比下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採用了一些改善措施,但又衍生了新問題,導致在聲音還原時很容易辨別出CD還原的數碼聲,低頻生硬、單薄,中頻不夠透明,高頻有毛刺感等,迄今仍在不斷改進當中。


HDCD(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 

    別給這個產品名稱給嚇到了,HDCD本質上還是CD,放到一般的CD Player中播放完全沒有問題。HDCD是Pacific Microsonics創始人Keith Johnson和Pflash Pflaumer於1995年提出的規格,其技術本身也包含從20Bits的原始母帶dither至16Bits的技術,但其獨特的地方在於比 dither更有效利用CD的第16個Bits(LSB),它不但用dither技術處理LSB,使得音質比一般CD好,甚至將LSB以固定的數字排列,當作是一種指令,這種指令在一般的CD Player對於聽覺沒有影響,可是在搭載HDCD解碼晶片的CD Player上,這些特殊的指令就可以改變聲音的特性,例如增加某頻段的音量,提昇整體動態範圍,或是音場調整。這些加料的功能使得聲音聽起來細節更多,定位更加精準,這正是HDCD的特色。常見的CD如孫燕姿的幾張專輯都經過HDCD處理過。HDCD的技術並非限於音樂CD,在DVD-Audio上也有發揮的空間。目前HDCD的技術屬於Microsoft,Windows XP內建的Media Player就有辨識HDCD的功能。

XRCD(eXtended Resolution Compact Disc)
 

pili91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細說音樂CD(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

  關於音樂CD實在是有太多可以聊了,這個於1982年由Sony和Philips共同制定於紅皮書的儲存媒體,便於攜帶音質又比錄音帶好,流行至今毫無頹勢。關於它的規格有許多有趣的故事,例如為什麼一片標準長度的CD是74分鐘呢?話說這是因為設計者想要把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存進一片CD中,於是開始估計CD的直徑,另一套說法是著名指揮家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這樣要求,也有人說是Sony公司當時主席的太太這樣要求,另一套說法是Sony當時的Mr. Oga所決定的。另外要補充的是Herbert von Karajan指揮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總長度大概在68分鐘左右,一般的版本大概在65~74分中間分布。  根據網友nightmare告知,大賀典雄的傳記記載當卡拉揚還活著時,跟大賀的交情匪淺(算亦師亦友的感情吧),因此當年Philips找上 Sony制定CD規格時,大賀就一口咬定一片CD一定要能裝得下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大賀本身是聲樂家),因為古典音樂單首曲目的長度比這個長的也寥寥無幾,為了在聆賞時不影響興致,所以大賀對此非常堅持,而日後大賀用此錄卡拉揚預演的曲目,並讓卡拉揚聽,而卡拉揚非常讚賞這個劃時代的數位媒體,甚至後來在說明會之類的活動時,卡拉揚也幫 CD 說了不少好話。

  CD是以螺旋狀由內到外儲存資料,在一片標準74分鐘的CD中,從裡繞到外總共有22188圈,把它全部伸展開來長達5.7km。音樂的CD讀取方式是等線速度(CLV),每秒有1.2m長的資料經過雷射頭,雷射在真空中波長為780nm,以偵測CD表面的凹凸變化判讀訊號。表面的凹凸刻痕寬 0.5um,深度為0.11um(約為780nm雷射在CD塑膠材質內波長的1/4),長度為0.8到3.1um。CD是以由凹變凸和由凸變凹定義為1,平坦的部分為0,所以改變刻痕的長度可以改變資料內容。而讀取頭就是靠著凹變凸和由凸變凹時的光干涉作用來判讀訊號。

  音樂CD的規格為什麼是44.1kHz、16Bits呢?關於44.1kHz這個數字的選取分為兩個層面。首先我們知道人耳的聆聽範圍是20Hz到 20kHz,根據Nyquist Functions,理論上我們只要用40kHz以上的取樣率就可以完整紀錄20kHz以下的訊號。那麼為什麼要用44.1kHz這個數字呢?那是因為在 CD發明前硬碟還很貴,所以主要數位音訊儲存媒體是錄影帶,用黑白來記錄0與1。而當時的錄影帶格式為每秒30張,而一張圖又可以分為490條線,每一條線又可以儲存三個取樣訊號,因此每秒有30*490*3=44100個取樣點,而為了研發的方便,CD也繼承了這個規格,這就是44.1kHz的由來。

  一張刮痕累累的CD放到CD Player中聽起來聲音常沒有什麼問題,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我們必須從CD的訊號儲存格式說起。首先要引入的名詞是 block,CD每秒鐘的資料被分成7350個block。每個block內有588bits的資料。可是這588bits無法全部用來儲存有意義的資料,因為過度密集的凹凸變化會造成硬體設計難度的增加,且CD是以由凹變凸和由凸變凹定義為1,無法重複出現1,因此每14個bits中只有8個bits 是有意義的,這就是所謂EFM(Eight-to-Fourteen-Modulation)的目的。扣除6bits無意義的資料,每個block剩下 588*8/14=336bits,再扣除同步(sync)與合併(merge)資訊,剩下264bits,等於264/8=33bytes。在這33個 data bytes中,有1個sub-code byte、12個odd-audio bytes、4個Q-redundancy bytes、12個even-audio bytes和4個P-redundancy bytes。其中最有意義的就是那12+12=24個音訊bytes,每個block共有24*8=192bits,由於CD以16bits紀錄資料大小,因此每個block有6個立體聲取樣點資料(6*16*2=192)。還記得前面說過每秒鐘有7350個block嗎?由此可以得知每秒鐘有 6*7350=44100個立體聲取樣點!沒錯,就是這個數字。順帶一提的是每98個block組成一個frame,每秒有75個frame(98*75 =7350)。好了,我們還沒講到重點,為什麼有輕微刮痕的CD聽起來還是很正常呢? 

  答案就在於這24bits的音訊資料,並非單純按照出現順序儲存在單一的block中,而是打散順序離散分布在接下來109個block中,因此若有刮痕造成一部份的資料無法正確讀出,可以藉由前面提到的P-redundancy bytes和Q-redundancy bytes作同位檢查確保資料正確性,進而重建資料,還可利用聲音連續變化的特性,由問題資料的前後取樣點來內插補點。實際編碼時,是先將12bytes 的even samples重新排列然後經由C2編碼計算出4 bytes的Q-redundancy得到28bytes的資料,然後由這28bytes的資料來決定這24bytes的音訊要如何分布在0到108個 block中。再來將這28Bytes的資料經過C1編碼,如此就得到4bytes的P-redundancy。P-redundancy另外的用途是確保當取樣點都為0時這block中的32bits仍不都為零。另外每個block還有一個sub-code byte,其用途非常廣泛,在lead-in的區域sub-code紀錄了這張CD有幾軌、總長度多少﹔在音軌的部分則記錄了從這軌開頭已經經歷了多少時間、從第一軌開頭又經歷了多少時間、這音軌是二聲道還是四聲道(不過從來沒聽說過四聲道的CD)、是否允許複製、以及該音軌是否有經過Pre- emphasis處理與一些偵錯資訊。另外sub-code也可以用來記錄該CD的UPC(Universal Product Code)碼與該音軌的ISRC(International Standard Recording Code)碼。ISRC由IFPI統一發放,前兩碼英文代表國名,再來三碼英文為發行者,最後五碼是數字。 

  我們常在古典音樂CD上看到DDD,ADD,AAD字樣,又代表了什麼意思呢?這三個英文其實是Digital或Analog的縮寫,第一個英文表示錄音時的母帶為數位或是類比格式,第二的英文代表混音及剪輯時母帶使用數位或是類比格式,最後一個英文字代表最終的Master母帶是用數位還是類比格式儲存,由於音樂CD的母帶一定是數位化的,因此最後一個英文字都是D。


數位音訊處理名詞解釋
Pre-emphasis

  Pre-emphasis就是在錄音的時候將高頻訊號放大,放音時再把訊號用同樣的倍率縮小以還原波形(De-emphasis),在類比錄音的時代,這個技巧的主要用途是作為提高訊噪比。例如廣播發送時將頻率1500Hz to 2000Hz以上以每八度音6dB的倍率提高訊號,或是LP唱片(LP)在錄製時的RIAA(美國唱片工業協會)等化曲線(不過這曲線的制定目的主要與 LP的結構有關,且放大訊號不只高頻而已),以及錄音帶用的杜比抑噪系統,都是使用同樣的原理。在數位的領域,Pre-emphasis的主要用意在於降低量化失真,因為一般的音樂訊號高頻段往往振幅比較小,而且越高的頻率振幅越小,所以從PCM取樣的原理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小振幅會被分配到較少數的 bits來記錄,這樣有效描述振幅的數字就變小了,與原波型的誤差就變大了,因此我們使用Pre-emphasis的技巧先增加高頻振幅再取樣來降低高頻量化失真。使用這功能的音樂CD非常少見,推測是因為Pre-emphasis和De-emphasis這一來一回的計算,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失真。

pili91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錄音的黃金年代(1960年前後),RCACBS是美國境內最強大的兩家唱片公司。彼此之間如同水火的態勢自是不言可喻,不過也因為競爭太過惡性,導致在八○年代之後,RCA被德國BMG集團併吞,CBS被日本SONY收購,雙雙走入歷史。現在的年輕樂迷如果想要親炙那個時代的榮光,除了一些重發的CD(但數量與LP相差甚遠)可以稍稍解饞外,最好的辦法就是聽LP了。

      Living Stereo系列發行正值錄音的黃金年代,不論從詮釋,錄音,刻片品質都是RCA顛峰時期的代表作,也是公司當時的主流。近年來在TAS強力推薦及Classic Records公司重刻片發行的推波助瀾下,RCA Living StereoLP已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一些單品的價格,不可謂不貴(國內尤其)。RCA的唱片當然不只Living Stereo系列,不過一些後來的系列已經離黃金年代太遠了,算不上是收藏家的重點。

RCA Living Stereo唱片可以就以下幾個項度加以區分:

一、產地

     古典音樂圈中最著名,最傳奇的商標,應該要算是那隻望著留聲機的小白狗Nipper了。正因為名氣太盛,大家都搶著要,所以在美國是分給RCA,在英國則是歸屬於EMI(還有,在日本是屬於Victor)。所以美國的RCA Living Stereo唱片才有留聲機小狗,而英國版的RCA Living Stereo唱片(另文介紹)只剩下RCA三個字。本篇文章中,我們所介紹的都是專指美國版而言。

二、刻片

      RCA Living Stereo唱片靠近商標的內圈上,總會刻上一些註記,其中1S2S3S...是指刻片的時間,編號越早的代表是越早期的刻片。另外一個註記則是刻片工廠地點,R是指RockwayHHollywoodI則是Indiana。一般而言,除非您有錢有閒,又是個極端的完美主義者,否則不建議您在這方面計較什麼。

三、商標

      RCA Living Stereo唱片的第一版是在酒紅色的商標紙上,印著留聲機小狗。小狗是略帶些顏色的灰白色,而且在此logo的背後有一塊暗紅棕色的陰影,這就是知名的Shaded Dog(陰影狗)的由來。這隻很值錢的陰影狗大約發行在1958年至1964年間(或者是大約到唱片編號LSC-2650之前),時間不算很長,不過幾乎囊括了RCA的精華。

     之後的第二版,商標紙的紅色更為明亮(亮紅色),logo雖然不變,但可愛的Nipper變成了非常顯眼的純白色(有點慘白),而且背景的陰影也不見了,所以一般稱之為White Dog(白狗)。這隻白狗發行到什麼時候倒是不很確定,不過時間也不長就是了。

     不用說,第一版的陰影狗當然比第二版的白狗值錢多了!

pili91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